搜索

跨越突破点 新能源重卡行业开启“加速跑”!

上海证券报2025-02-08 08:43:01

三一重卡智能制造车间赶生产忙备货。记者 夏子航 摄

春节假期刚过,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位于湖南长沙的三一智联重卡产业园,这里已是一派赶生产忙备货的热闹景象。“2025年行业高速增长已成共识,我们正抓紧备货,以迎接3到5月的新能源重卡行业旺季。”三一商用车制造公司HSE管理部部监胡鹏辉信心十足。

2024年,我国新能源重卡行业突飞猛进,销量迅猛增长:12月单月销量创下1.52万辆的纪录,全年销量达8.2万辆,同比大增140%;全年市场渗透率增至13.61%,12月单月渗透率更是高达21.89%。今年1月,新能源重卡行业淡季不淡,已连续24个月实现销量同比大幅增长。

“类似于新能源乘用车的发展路径,新能源重卡行业也迎来了转折点,跨越了突破点。未来5年,新能源重卡市场将持续高增长,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到50%甚至更高。”三一集团高级副总经理、三一重卡总经理罗畅国对记者表示。

新能源重卡行业有望延续高增长

记者在三一重卡智能制造车间看到,200多台机器人与工人一起紧张地忙碌着,超过700台AGV(自动导引车)有序地穿梭;在发货场,等待发货的新能源重卡整齐排列,不同涂装色彩的重卡中有不少将发往海外。

2022年,三一重卡启用投资超220亿元的智联重卡产业园,车间已完全实现5G通信,信息化效率较传统工厂提升10倍,满负荷运转下每4分钟就能下线一辆卡车,是全球自动化程度最高、产能最大(30万台/年)的现代化重卡工厂之一。

“这片机器人作业区域完全实现了无人化,是真正的‘黑灯工厂’,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。”胡鹏辉指着三一重卡智能制造车间一角表示。

目前,新能源重卡以充电重卡为主,实际续航里程多数在300公里及以下,主要使用场景为矿山、钢厂、港口、城际物流等。随着更长续航里程新能源重卡的推出和普及,行业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。

“今年,我们将推出续航里程500公里以上的新能源重卡,同时进一步提高载重能力、降低能耗,届时使用场景将进一步扩大,可以完全替代燃油重卡功能,且使用成本大幅降低。”一家新能源重卡企业相关人士说。

市场驱动已成主导力量

三一集团董事长向文波介绍,交通运输行业是碳排放的重要行业之一,我国在乘用车的低碳减排、电动化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,但商用车的低碳化同样值得重视。据统计,商用车的保有量只占汽车保有量的12%,其碳排放量占比高达55.4%。

“重卡的新能源化是实现‘双碳’目标的必然选择。”罗畅国认为,在新能源化方面,重卡起步稍晚,目前仍处于“市场+政策”驱动的阶段,但市场驱动已占主导地位。

“相较燃油重卡,新能源重卡体现出强大的商业优势和替代优势,行业生命力蓬勃。”一位重卡行业人士表示。

第一商用车网数据显示,2024年9至12月,是新能源重卡市场有史以来销量最高的4个月,平均月销量达1.03万辆,算上之前的2024年3至8月行业旺季,新能源重卡行业正处于第一个“鼎盛时期”。

罗畅国认为,三方面因素持续推动新能源重卡销量高增:一是乘用车电动化走在前面,培养了客户认知、产业链完整度;二是新能源重卡自身展现出了显著的运营收益优势,其约1元钱/公里的运费成本相比燃油重卡约3元钱/公里的运费成本,已形成“降维打击”;三是电池规模化生产及成本降低导致新能源重卡整车价格不断下探,以市场主销的423度电产品为例,从2023年的70万元进一步下探,下游接受度进一步提高。

北斗数据显示,2024年,三一重卡为11779辆,同比增长177.4%,市场份额为17.6%。

“新能源重卡是‘坡很长、路很宽、雪很厚’的赛道,三一集团正全面实施全球化、数智化、低碳化转型战略,致力于成为低碳化、电动化领域的领军企业,并通过发展风光氢储新能源产业,赋能全社会低碳化。”罗畅国表示。

来源:上海证券报 作者:夏子航(本文来自上海证券报,点击链接阅读原文)

免责声明:本网站内容来自作者投稿或互联网转载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文章内容及配图如有侵权或对文章观点有异议,请联系我们处理。如转载本网站文章,务必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,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。联系电话:0535-6792766

三一主营业务

三一商用车推荐新闻

查看更多

三一推荐代理商

查看更多

三一商用车推荐产品

查看更多